首页
走进绿凯
企业简介
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业务领域
工程领域
核心技术群
项目案例
绿凯产品
底泥锁定剂
底泥修复剂
生态浮盘
水生植物苗木
组合式景观喷泉曝气装置
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
ULN系列超低氮燃烧器
新闻资讯
绿凯新闻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加入我们
首页
走进绿凯
企业简介
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业务领域
工程领域
核心技术群
项目案例
绿凯产品
底泥锁定剂
底泥修复剂
生态浮盘
水生植物苗木
组合式景观喷泉曝气装置
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
ULN系列超低氮燃烧器
新闻资讯
绿凯新闻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加入我们
不断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作者:
来源:绿凯环保
发布时间:2021-09-08
浏览量:2034
保护与建设美丽河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现阶段各地河湖保护与建设路径尚不清晰,思考并阐明为什么保护与建设美丽河湖、建设什么样的美丽河湖、如何保护与建设美丽河湖,具有重要意义。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意义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流域面积超过50km2的河流有大约4.5万条,水面面积超过1km2的湖泊接近3000个,但丰富的河湖资源尚未转化成为优良的生态环境产品。2020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进入起步阶段。但消黑除劣与美丽河湖目标仍有差距,缺口较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美丽”新目标及四项任务: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以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为切口,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各地实践探索,能够提纲挈领带动各地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良好氛围,引领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全民行动。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生态环境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素,良好生态环境是检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突破性成效后,有条件也有必要通过美丽河湖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水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内涵
水生态良好是美丽河湖应有之义。2020年,我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为83.4%,劣Ⅴ类比例为0.6%,整体水质显著提升。但也应看到,水生态状况成为了进一步建设美丽河湖的突出短板。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工作重心需要从水质改善向水生态保护转变。
人水和谐是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根本目的。还河湖以宁静、和谐、美丽,同时在不断改善水系统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使水资源能够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和保障,是美丽河湖建设的初衷与目的。
水量保障是美丽河湖建设的基本要求。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程度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绿水青山恢复效果、人水和谐共生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水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供需矛盾突出。美丽河湖建设应以生态流量得到保障作为基本要求,优化生态水量配置和管理,保障生态用水稳定,实现“有河有水”。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路径
一是把握大原则,制定小标准。“美丽河湖”是美学概念延伸至生态文明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绿水青山之美与生态文明之兴的结合。为更好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需按照目标导向的原则,细化美丽河湖指标体系,描绘清晰具体的奋斗目标。生态环境部已提出“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总体方向,各地应依据自身的河湖禀赋条件,灵活制定符合本辖区的美丽河湖评价指标体系。除凸显本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涵盖的共性指标外,还可通过加分项、自评项、特色项等形式,给河湖保护与建设主体一定的自我阐述空间。在“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统一前提下,呈现各自独特的美丽河湖面貌。
二是以点带面,形成广泛示范效应。美丽河湖作为普惠的优良生态环境产品,应具备一定建设规模,即涉及河湖汇水范围面积相对较广、受益人口多,群众参与度高,在辖区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因此,一方面,应达到自然水系连通,实现“治理一河湖,提升一片区”的目标,体现河湖格局;另一方面,应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制度政策和长效机制等,可供本地、全省甚至全国参考、复制。
三是以考评促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应充分结合近年来水利部门“健康河湖”“幸福河湖”,以及住建等部门黑臭水体治理的工作基础,形成国家层面的美丽河湖考核评估体系,并纳入各地政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各级河湖长制履职考核范围,形成部门合力。要引导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构建辖区评价指标体系,细化考核评价办法、指标、标准和权重,更好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建议积极尝试以奖代补形式,调动河湖属地建设积极性,形成争创美丽河湖的良好氛围。
四是探索美丽河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契合点。河湖周边,往往人口聚集或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频繁,具有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先天潜力。积极探索美丽河湖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同时利用“金山银山”反哺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现“美丽河湖”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可借鉴国际社会,如新加坡加冷河相关成功经验,注重创新驱动和社会参与,持之以恒的水环境治理促进其休闲旅游、绿色产业繁荣,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充分凸显生态要素,不断加强河湖环境保护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五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科学制定“一河(湖)一策”,将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任务拆解并落实到河(湖)长制中,“一把手”主抓、各责任单位负责、多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因地制宜形成规范性管理文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依托现有信息化基础,打造对公众开放的美丽河湖平台,形成生态环境信息定期通报制度。畅通群众参与河湖监管投诉的渠道,倡导广大群众参与到河湖日常管理与保护修复等各项工作中。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